不少人相信“闷声发大财”,鑑于传媒处事手法,保持低调无可厚非。我认识一个成功兼有性格的商人朋友,看人看事有见地,如果他肯接触传媒的话,肯定成为记者追访目标。偏偏这位朋友以避开传媒为荣,虽然管理多瓣高调的生意,传媒对他认识近乎零。网上Google他,资料少之又少。他说多年前在外国跟记者不经意谈了几句,今日回想那次是他后悔不已的Moment of Weakness。
我认识的出色投资者大部分选择低调,他们的客户不是散户,工作上不需要在传媒曝光,一来费事招惹监管麻烦,二来费事益人。有料又肯讲的投资者,少之又少。外国情况跟香港差不多,主要分别是外国股票市场较香港成熟,有一批年长而成功的投资者,长者性格较豁达,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公诸同好。毕非德、索罗斯、彼德林治等已升到神级,他们的忠告当然值得重视,今日我介绍一位同是神级的金钱之王格拉汉(Jeremy Grantham)。格拉汉是以波士顿为总部的基金公司GMO创办人,旗下管理的基金金额达一千亿美元,是全球最大基金公司之一。格拉汉的特点是肯讲兼敢讲,由他撰写的GMO季度报告,多年来是我不会错过的投资读物。他是少数在美国次按风暴期间,苦口婆心公开指出美国地产市场是泡沫的投资者,当时美国人视他为囉唆的老人家。最近一期GMO季报的标题是《The Longest Quarterly Letter Ever》,季报长极亦只是十几页,是免费,不妨下载。所谓最长,是他长气地教训后辈,不厌其烦列出十大投资守则。这些守则投资者耳熟能详,关键永远不是不知道,而是在执行上。我一路看守则,感觉是有两个字兜口兜面向我扑过来,这两个字是“耐性”。十大守则里起码有四条跟耐性有关: